《多宝塔碑》“失之板耳”板在何处?颜真卿44岁书写的《多宝塔碑》,应该是颜体书法的开始阶段。明代戏曲理论家何良俊《四友斋书论》则说:“正所谓世下最传者,盖鲁公书妙在险劲,而此书太整齐,失之板耳。”那么,此碑的书写“板”在何处?百度解释:板,形声。板的中文繁体字形式为“板”。字从木,从反,反亦声。“反”意为“镜像对称的事物或动作”。“木”指薄木板。“木”与“反”联合起来表示“旅舍或工地宿舍的隔板”。“镜像对称”,这种形成“镜像对称”的木版就叫“板”。宋韩拙《山水纯全集·论用笔墨格法气韵之病》:“古云:用笔有三病:一曰板病,二曰刻病,三曰结病。板病者,腕弱笔痴,取与全亏,物状平匾,不能圆浑者,板也。”但是,《多宝塔碑》绝不是何良俊之“板病”也!而是明孙鑛《书画跋》所言:“此是鲁公最匀稳书,亦尽秀媚多姿,第微带俗,正是近世掾史家鼻祖。又点画太圆整,笔写不应若此。米元章谓鲁公每使家童刻字,会主人意修改波撇,致大失眞。观此良非诬。”“观此良非诬”是重点!“”这些评论非常客观,角度不同,可能结论亦有异议。《多宝塔碑》碑文三十四行,行六十六字,全称是《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》。年多宝塔建成后,唐玄宗命诗人岑参的的弟弟岑勋撰文、书法家徐浩题额,颜真卿书写正文、碑刻家史华刻石,唐玄宗御笔亲题“多宝佛塔”匾额,可谓皇家工程,从书写的整体上看,吸收了写经书的笔法和章法特点,非常“标准化”,可能就是孙鑛所说的“第微带俗”之意,但是,反而给初学者容易抓住特点,降低临帖的门槛,增强学习者的信心和兴趣。另一个方面,《多宝塔碑》运笔规律比较容易归纳,起笔多露锋,收笔多锋,转折多顿笔,所以包括启功先生在内的书法大家都推荐先学此碑。本文从《多宝塔碑》的“横折”笔画略做分析,揭示其运笔的规律和所谓“板”在何处?首先,通过对《多宝塔碑》和《颜勤礼碑》中“横折”笔画的比较后发现:《颜勤礼碑》中“横折”多表现出笔断意不断之意,而《多宝塔碑》之“横折”非常谨严!(如图)第二,仔细分析横画的收笔,重按的横画就是等于“横折”大部分笔画的完成,(视频示范),也就是说,重按后的横画只要再向下完成竖画,就可以完成书写。这种现象多发生在以“左尖横”为起笔的“横折”。(视频示范)00:11第三,“右尖横”开始的“横折”,转折处分为:提笔与不提笔二种方法。第四,对于“横折”转折处的方、圆笔处理,则为转折的速度与轻重等因素而产生变化,而《颜勤礼碑》的方圆变化还体现在线条行笔的过程中。第五,多个“横折”排列,需要变化。掌握了这些方法,《多宝塔碑》中“横折”笔画都可以迎刃而解!这可能就是“板”在所在?现代书法家欧阳中石:“它是颜碑中最讲用笔,法度最为细密严谨的一部。”其实,纵观颜真卿楷书的书法艺术,这种评价不是准确!《多宝塔碑》是初学楷书的最好范本之一,其用笔、结构比较容易掌握,规律性很强的法帖,也是入门之帖。所以,所谓“板”,“板”在规律上。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tzrz/6579.html